全村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6户发展了种养业,推动坪田、佛山、众人塘和山角4个自然村乡村风貌提升规划和建设,预计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一个个故事的背后,刻在了浦北县北通镇那新村脱贫路上的脚印。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那新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举措,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突出党建引领——着力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思想落后的领导,没有行动不积极的群众”。陈桥担任那新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一直将抓党建强堡垒作为工作的重心,多措并举,不断夯实村党组织坚强堡垒,为村“两委”干部做了表率。
近年来,那新村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村“两委”工作机制,坚持“四议两公开”,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每周一例会、每周五反馈会”机制,确保事事有人问,件件有落实。另一方面,那新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引领党员着重思考如何将党建与脱贫工作有效结合,以党建促脱贫攻坚,并积极在党员中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我是谁为了谁”等活动,认真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一系列举措的落地、落实,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堡垒基础。
2019年那新村党总支部被评为自治区三星级党组织,党组织的不断壮大,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组织战斗力,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那新村以申报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目标,继续加强党组织建设。
突出产业发展——着力鼓满村民群众“钱袋子”
2019年,为进一步壮大产业,那新村通过争取后盾单位的帮助,为有意向发展黄皮果种植的109户群众发放了16126株黄皮果苗,又推动了黄皮果的产业。这是那新村全面推动产业多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
那新村在村级“3+1”(优质稻、鸡、猪、茶叶)产业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适合本村情况的其他产业,其中推动发展种植了黄皮果900亩。目前全村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6户发展有种养业,分别种养有水稻、黄皮、花生、黄豆、莪术、百香果、柑橘、荔枝、龙眼、油茶、鸡、猪等。同时那新村建立了扶贫车间3个、培育了种养合作社5个,其中那新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陈明康是党员致富带头人、浦北五皇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扶贫车间为部分在家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了群众收入。
同时那新村结合村情实际,寻求多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光伏发电、投资养猪场以及与相关公司或合作社合作运营农副产品加工和民宿建设等方式,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预计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
突出基础建设——着力提高人居环境高颜值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的石祖禅茶园山脚下的那新村委坪田村,原来该村残垣断壁、设施滞后、污水横流等现象还是比较突出。自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以后,该村面貌焕然一新:村道整洁了,流水清澈了,微果园、微菜园、微田园做起来了,呈现一幅乡村旅游的美画卷。
以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那新村加快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确保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那新村紧盯生态乡村旅游关键点,立足村情稳步推进乡村风貌建设工作,分别组织召开了18个村民小组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动员部署会,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支持率。目前,继续打造水漕村乡村风貌提升示范点,推动坪田、佛山、众人塘和山角4个自然村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规划和建设,以点促面,全面掀起建设新农村的热潮。其中,水漕自然村获得了“广西绿色村屯”称号。
同时,那新村不断加强其他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道路硬化、饮水管网全覆盖,半数以上自然村安装有照明路灯和建成篮球场,村委的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儿童之家、球场舞台、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党员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便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提高。